1983卷4:抓住严打,全员现场教育-《泥石流1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切如风过无痕,但是,孽债总是要还的。

    严打开始了,方小兵因斗殴、偷窃入狱,在审讯过程中,他供出了覃红霞。这个无情的男人此时供出覃红霞,只有一个目的,想通过她的家人,帮他一把。然而,这一次方小兵失算了,覃红霞到了派出所,她是一口咬定是方小兵强奸了她。

    当然覃红霞只是想出口恶气,但他万万没胡想到,她的指证却把方小兵送上了不归路。

    直到在电视里看到方小兵被判处死刑,覃红霞流下了晶莹的泪珠,还被覃政委狠狠地摔了一巴掌:天大的仇,也不至于欠人家一条命,女儿啊!女儿!

    当然方小兵的死,自然有他的宿命,没有覃红霞招供,他没提覃红霞、没有严打,方小兵的命运都可能改变,但人生没的假如,方小兵枪毙了就是硬道理。

    朱先进叫大家谈谈对那个那个大红×的感觉。郑小花心直嘴快,她说那个×就是剪刀,剪断了一个人,一个家庭希望。

    潘国庆说:“那个×就是生命的休止符,宣布生命中止了,完了。”

    冤大头的想法更怪:“那个×绞刑架,上去了就没得下来。”大家都笑了。

    匡师傅没做声,仿佛在想什么,他看看朱先进,又看看大家,他说:“那个×,是十字路口,很多人        在这十字路口迷失了,魂丢了,只可惜这些人,年纪轻轻就把命弄丢了,家庭、社会,谁来负责,谁能负责,丢了钱可以再赚,丢了人可以再争气,丢了命就丢了一切,这个时代迷失的人太多,今天大家来看看,好啊!血的教训,大家都不会忘记。”

    朱先进带头鼓掌,他说:“别人丢了命,咱不能丢。这血大家应该记着,这对你一生都有好处,俗话说,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。希望大家今后做好人,做好事,为自己为家庭为工厂为国家争气。”

    “杀人是下策,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大家都见了。谁冤谁屈,只能留待历史。关键的是我们不能成为冤屈的主人。”李长生说得很深沉,“生死就在一瞬间,珍惜生活,珍惜人生,珍惜身边的人,这才是朱厂长安排这样的活动的苦心,我们也应该珍惜。”

    掌声响起,大家都笑了,笑得那么坦诚。

    其实李长生也有自己的想法,只是和大家一样,刚从“只许老老实实,不许乱说乱动”的年代过来,有些事,也只好放在心里,他知道这些人不死,老百姓就没安定日子过,为什么革命时代没有严打?

    好啊!他在心里叫了一声。“可抓可不抓的,坚决抓;可判可不判的,坚决判;可杀可不杀的,坚决杀。”时代有救了,“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”。

    李长生也知道“矫枉必须过正”的道理,承认自己错了,也是需要勇气,都是开放惹的祸。

    他父母从小就教育他“勿以恶小而为之”教育他。他父母也是这样做的,他父母才努力争取帮助李长生身边的同事,有什么紧缺东西都以他这里优先供应,人总是有私情的。

    那天回到工厂,他用去商店买来红纸墨汁写下《大同篇》贴在墙上。

    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。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。鳏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。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。故外户而不闭。是谓大同。

    李长生说不出为什么,他生活的火红年代,让他莫名的怀念,他认为那就是大同时代,大同世界。他不愿看到这种严打,但他心中的大同世界又是怎样的世界,其实,此时他也是一片迷茫。

    严打是失败的见证,是亡羊补牢救赎,是人性无奈的选择,更是时代反思的烙印。

    毕竟他心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仿佛正在与他渐行渐远,他是多么的无助和无奈。

    朱先进总认为做官,做管理,首要任务就是教育,既有父辈之责,也有道德之责,再是职务之责。养不教父之过,道不立德不行,职不尽是误人,他对自己也是这样,他丢不起脸!

    /111/111665/29171815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