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7章 军情变化-《一脚油门到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就不正常了。兵贵神速,牛辅军耗的时间越长,就越给守军留足准备时间。而且,牛辅军远道而来,后勤补给也是大问题。多耗一天,就多浪费一天的粮草,牛辅不会想不到这一点,可他为什么偏偏这么做了呢?

    秦翼召集众人商议一番后,得出了一个结论,牛辅必定是在等候某件事情发生。有可能是其它战线的消息,也有可能是董卓还有别的命令会给牛辅。说白了,牛辅是在等待最佳的作战时机。

    可这个最佳的作战时机会是什么呢?戏志才提出,要防范董卓另派兵马攻打襄陵。

    戏志才一提到襄陵,秦翼顿时惊出一身冷汗。在此之前,他不认为牛辅会两线作战,那是基于牛辅的作战目的是进入并州这一结论。牛辅的兵力也只限于一万人,他既然想走东线进入并州,那就没有余力再攻击西线。

    可是如今,战事已经扩大了,对阵的双方,也已不是秦翼、杨奉和牛辅,而是长安朝廷和邺城朝廷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这已经算是国战了。敌军的主帅,也由前线的牛辅变成了身在长安的董卓。

    董卓完全可以再派一支兵马攻打襄陵。如果襄陵被攻破,那董卓的兵马就能直入并州。然后,既可配合牛辅攻击秦翼背后,也可从上党郡东进,攻击邺城朝廷。

    听了戏志才的分析,秦翼惊出一身冷汗。如果董卓真会像戏志才分析的那样做,可就太歹毒了。他这是要三线作战,一举灭亡邺城朝廷啊。这样的战略构想,这样的步步为营的手段,一般人绝对想不出来,定是出于李儒和贾诩之手。

    秦翼当即给杨奉写了一封信,将戏志才的分析告诉杨奉,提醒他万不可大意。如果董卓真派兵攻打襄陵,杨奉顶不住的话,也不要强撑,秦翼会分出兵力去支援杨奉的。

    虽然,议事结束后已至深夜,但秦翼还是派人将这封信送了出去。军情如火,一刻也耽误不得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秦翼刚刚就寝之时,忽然被裴寂叫醒。裴寂告诉秦翼,杨奉派人送信来了。

    秦翼立刻起床,接见了送信之人。

    接过杨奉写的信,打开一看,秦翼就傻眼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